Javascript is required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跨域與國際化優勢

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

從影像出發,讓世界看見你的創作

ISU Film Banner

在義守影視系,我們深信——影視產業的未來,正在「跨域」與「國際化」的交會點上閃耀。 身為新世代的影像創作者,你不只是學會拍一部好電影,更要懂得運用科技、連結文化,讓作品在全球舞台上被看見。 呼應學校「跨域創新,競逐全球」的發展願景,義守影視系打造出一條兼具專業與創新的學習軌跡,讓你在創作的路上,不斷與世界接軌。


ISU Film Banner

🍲 深碗課程成果:從《ISU 小廚房》開出創意實作的香氣

在這裡,課程不是填鴨式的學習,而是一場又一場「實作挑戰」。 我們開設的「深碗課程」強調動手做、動腦想,讓學生在真實製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專業節奏。 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ISU 小廚房》。 這堂課不只是教你拍攝與剪輯,更是一場「內容創造+行銷思維」的融合實驗。 學生親自規劃食譜、拍攝網紅影片、設計社群曝光策略——從鏡頭語言到數據分析,每一步都與真實產業接軌。 在製作的過程中,他們學會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如何用創意解決問題。 每支影片都像一盤料理,端上桌的不只是成果,更是一份用心烹調出的故事。

ISU Film Banner

🤖 跨域學習:X+AI 科技的創作進化

影像的邊界,早已不只是攝影棚與片場。
在義守影視系,我們推動「X+AI」的跨域整合,讓科技成為創作的助力,讓藝術延伸出更多可能。

    1. 🎥 亮點實作課程包含:

      虛擬實境與 AI 敘事課程(X+AI)
       學生學會製作 360 度敘事電影,並親臨高雄駁二 VR 體感劇院觀摩專業作品。 在校內「元宇宙教室」中,他們更以沉浸式展演將想像具體化,讓觀眾走進故事。

    2. 虛擬攝影棚(VP)製作

       透過「元宇宙 VR 影片製作」課程,學生實作 LED 虛擬棚拍攝與 Unreal 引擎 3D 合成。
       現今人工智慧更被引入製作流程中,協助生成虛擬背景,大幅提升美術與後製效率。

    3. 科技藝術走讀與 Podcast 製作

      「Xplorer 探索者計畫」帶學生走出教室,參訪高雄「夢境現實」MR 劇院、TTXC 台灣文化科技大會等。
       回到課堂後,他們運用生成式 AI(如 Google NotebookLM)將走讀體驗轉化為 Podcast 節目,讓科技藝術成為能被分享的故事。



ISU Film Banner

🌍 國際化成果:讓創作在世界綻放

義守影視系的校園,早已是一個小型「國際影像村」。
來自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大陸與日本的學生,帶著各自的文化背景與創作靈感,在這裡交融、激盪。
這樣的多元環境不只拓展了本地學生的國際視野,更讓每一部作品,都帶著跨文化的獨特氣息。
我們的國際化成果,不只體現在招生數據上,更在作品的創作現場與得獎舞台上閃閃發光——
從劇情片、短片到紀錄片,學生們的鏡頭,早已拍遍世界。

    1. 🎬 學生海外創作亮點作品包括:

       馬來西亞拍攝:《嗨,女兒》、《巴利冰》、《阿邦》、《小白船》、《漉漉茶室》、《鐵樹開了花》、《如果大象不死》、《榴槤芭》、《馬來亞虎》、《甘榜男孩》
       香港作品:《新界》
       日本作品:《雲霧散去的夏天》

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文化的對話與交流。
學生在海外拍攝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跨越語言與制度的障礙,將地方故事化為國際語言。